當長期缺牙問題沒有處理時,不僅缺牙兩旁相鄰的牙齒會向內傾斜,造成牙齒排列不整,缺牙區的骨頭和牙齦(肉)也會因缺乏刺激,而隨著時間流失。骨頭流失的部分指得是齒槽骨萎縮、牙齦肉的部分則是指緊貼在牙根旁的「角質化牙齦」萎縮; 倘若患者需要接受人工植牙手術,則須在手術前將人工牙根的地基重新打穩,也就是常聽到的「補骨和補肉」手術,如此才能使人工牙根有良好的植入地基。(補骨文章:認識補骨手術)
蘇建賓醫師表示角質化牙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人工植牙沒有自然牙根有韌帶,可以連結周圍組織和骨頭;此外,如果角質化牙齦不夠貼合人工牙根,也會產生縫隙,使食物殘渣堆積在人工牙根周圍不易清除乾淨,時間久後,容易演變為植體周圍炎,也稱為植體牙周病,使齒槽骨再次流失,進而使植牙失敗。屆時,若要接受二次植牙手術,則成功率也會較第一次手術低許多。
角質化牙齦移植
當缺牙區的耐磨角質化牙齦不足或消失時,醫師將於患者的顎側,取一小片牙齦移植到缺牙牙齦處,促使角質化牙齦再生。等待的時間依照每位患者的狀況不同,一般會是2至3個月的期間。當缺牙區的牙齦組織增生、增厚到足夠的程度後,再進行人工植牙手術或是二階手術便能提升手術成功機率,使人工植體更加穩固,以利恢復正常咀嚼功能。
角化牙齦移植材料分為兩種
1. 自體的角化牙齦:利用患者自己的上顎側牙肉移植到患處,促使角質化牙齦再生。優點是移植效果最好,成本較低,但缺點是上顎會多一個傷口。
2. 使用人工皮:使用人工皮醫材來移植在患處,增加角化牙齦。優點是上顎不會有傷口,缺點是醫材費用較高。
Comments